赣州大城崛起浅析工业化都市化,擘划未来

近日各市三季度GDP陆续公布,失意与得意并存,光明与晦暗同在。今天要说的这个城市是我一向看好的,我认为它是三线城市中最具爆发力的城市之一,最有希望冲击二线城市的未来之星。

这座城市设立于汉高祖六年,“南抚百越、北望中州”,是中原王朝经略东南的战略中枢之一,后五胡乱华,中原百姓南迁,它又成为客家先民中转站,客家文化发祥地,全球客家人的家。这座城市就是赣州!

三季度赣州GDP.15亿,名义增速20.91%,实际增速3%;第一产业增长2.1%,第二产业增长2.3%,第三产业增长3.8%;财政收入增长2%,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9.5%;进出口增长36.8%;省外内资规模以上项目投资亿,增长3.8%;实际使用外资15.7亿美元,增长7.7%;银行存款余额亿,增长11.3%。各项经济数据堪称“夺目”,经济发展气势如虹。数据表明,赣州正处在发展的黄金时代,赣州崛起大幕已经拉开。

赣州为何能崛起?我认为有客观和主观两方面因素:

一、客观因素

1、大江大河出大城

人类历史表明,内陆大城往往出现在大江大河之滨。赣州境内贡水、章水和上犹江三条大河汇流成赣江,形成了大江大河大城的格局。赣江纵穿江西汇入长江,可通行千吨级货轮,是江西重要的黄金航道。

群山环抱的赣康盆地,南北最长处达50公里,东西最宽处30公里,平原面积达平方公里,地势平坦,赋予了赣州足够的发展空间,足以容纳一座千万级人口超大城市。而周边的韶关、梅州、龙岩、郴州、三明等城市,群山簇拥,空间逼仄,限制了城市的发展。赣州的地形,是方圆公里范围内最好的,这让赣州成为赣粤闽湘交界地带中心城市唯一选择。

2、江南地理中心,天然交通枢纽

赣州位于长江以南主要人口分布区的中心,与珠三角城市群、海峡西岸城市群和长江中游城市群的距离都在公里左右。以赣州为中心,几乎可以辐射整个长江以南地区。从经济地理看,赣州是非常理想的“内需型”制造业投资目的地。

赣州虽然多山,但并不闭塞,东南西北各个方向都有山川河谷与外界联通,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络的重要节点之一。目前赣州到南昌、深圳、厦门的高铁都已经开通,水陆空立体交通中唯一短板补齐。未来,如果到长沙、衡阳、韶关的高铁也开通,赣州将一跃成为中国重要高铁枢纽之一。

3、人口年轻,劳动力丰富

赣州户籍人口万,常住人口.8万,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地级市之一。

赣州人口结构良好:34岁以下年轻人口占比达50.2%,60岁以上老年人口14.8%,65岁以上老龄化人口只有10%左右,劳动人口达万。

二、主观因素

客观因素虽好,但经济发展的核心是“人”,赣州这几年的崛起,人的因素是主因。

1、良好的营商环境

今年赣州吸引省外投资+外资总额将超千亿,这在三线城市里屈指可数,甚至已经超越了部分省会城市和二线城市。资本看中赣州的交通、人口和区位优势,更看中赣州良好的营商环境。近年来关于赣州的新闻,95%是和招商、投资、项目、经贸合作有关的,我们虽然身在局外,依然感受到赣州吸引投资的力度前所未有。

2、以制造业为核心的经济模式

赣州的崛起,首先是工业崛起。赣州工业发展的如何?从卫星地图就能看得明明白白:

从卫星地图看,整个赣州主城区西部几乎全是工业区,规划得井井有条,这里聚集着中高端制造业,是赣州经济的动力来源。而在南康则以民营经济为主,地图上蓝色部分就是厂房蓝色的屋顶,规模之大蔚为壮观。而赣州与深圳最新合作项目“深赣港产城特别合作区”已经开始建设,规划面积达50平方公里,未来产值可达千亿。

赣州有大大小小工业区十几处,规划总面积达平方公里,已经相当于一座三线城市的规模。可见赣州工业雄心之大,绝非小打小闹!

工业崛起是赣州崛起的基础,工业项目不仅带来了投资、技术、管理,更带来了就业机会和人口,让赣州大城崛起成为可能。

3、“都市化”为核心的城市模式

随着工业崛起、人口聚集、商业繁荣,赣州城区规模不断扩大,市区人口不断增多,目前赣州主城区常住人口万,南康城区50万,两大城区人口已达万,建成区面积达平方公里。

近年来,赣州不再局限于赣江两岸,而是向南,以整个赣康盆地为纸,书写大赣州的未来。全长35.25公里的赣南大道将赣县区、河套老城区、章江新区、蓉江新区、南康区连接起来,构成了大赣州的双主轴之一。另外一条主轴是迎宾高架路、赣丰线,一直延伸到唐江镇。未来赣州将以这两条轴线为核心,不断向南推进,将章水、上犹江变成城市内河。

赣州的城市规划气势宏大,绝非普通三线城市的规划,而是以省会级中心城市为蓝本,志存高远。未来,高架路网、轨道交通系统也将一一上马,将大赣州的蓝图“描绘完整”。

赣州都市化策略是对的,工业能实现经济崛起,但如果想更进一步,成为有更大影响力的中心城市,光靠工业是不够的。泉州、南通GDP不可谓不高,经济不可谓不强,但因为市区规模较小,始终无法获得更高的政治地位。所以,泉州、南通模式不是赣州学习的模式,黄淮海中心城市徐州才是赣州学习的模式。

工业化+都市化是赣州崛起的两条主轴,非常高明的发展策略!赣州的操盘者是高人!

年赣州GDP预计将达亿左右,全国排名提高到60多位,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,年进入全国50名以内问题不大。我认为赣州的上限会在35位左右。你们怎么看?

欢迎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abuoumao.com/hyfz/6522.html

网站简介| 发布优势| 服务条款| 隐私保护| 广告合作| 网站地图| 版权申明

当前时间: 冀ICP备19029570号-7